健康论坛

一个微创手术,又见伊人青春模样

发布于:2016.10.21 浏览量:1689
字号

半边脸歪斜十年,花样女子不敢出门

一个微创手术,又见伊人青春模样

 

 

 

   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脑科医院和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共建协作单位揭牌仪式。

    泰州四院神经外科徐亦农等专家查房中。

    “歪脸”怪病青睐中青年女性

    闾女士(化姓)长相出众,平常注重仪表的她更是爱慕者众多。20岁那年,女人一生中最美的年华,意外发生了,“最开始只有左眼皮不自主地跳动,后来频频发作,最后整个左脸在抽。”闾女士回忆说。

    因为脸部的抽动,闾女士的左眼睁不开了,嘴唇也向左歪斜。看着镜子里的自己,闾女士痛不欲生:“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怪物。”

    为了治好病,闾女士四处求医,CT、核磁共振做了好几遍,得知自己患了面肌痉挛,开始吃药。后来,针灸、理疗,甚至局部封闭注射治疗,反反复复,效果都是不佳,几年间花去十多万元。

    她来到泰州四院神经外科寻求新的治疗方法,该科主任徐亦农进行了详细的检查,确诊闾女士得的是面肌痉挛。

    这种病又称面肌抽搐。徐亦农说,根据他多年的临床实践,面肌痉挛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,且多发于中年女性。“大概3个面肌痉挛的患者有2个是女性。诱因一方面是因为个人的精神压力,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神经损伤。”

    因闾女士病情较重,徐亦农建议她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案。尽管知道这是一台微创手术,爱美的闾女士太害怕这张脸再出什么差池了,一直不愿意接受。时间一拖再拖,随着病情的加重,闾女士害怕见人,一度不愿出门,长此以往又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。

    最终,实在不堪病痛反复“骚扰”的闾女士接受了微血管减压术,手术进行了一个多小时,“效果非常好,从手术台下来左脸就不抽了。”十年炼狱般的日子结束了!

    面肌痉挛是一种发生在神经系统的疾病。徐亦农介绍,其根源其实是在颅内,是由血管压迫面神经,引起面神经脱髓鞘变、面神经核团兴奋性异常增高所致。此外,也不排除肿瘤引起的面神经压迫以及受凉、面神经炎、面部感染等其他原因。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。病程发展分为早、中、晚三个阶段。一般起病的早期多从单侧的眼皮跳动开始,然后延伸到整个面部,最后表现为口角歪斜,整个面部拉过来。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,可因疲倦、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加重。

    面肌痉挛打肉毒素会导致面瘫

    提到在头上手术治疗,很多人会担心害怕。徐亦农说,他们认为手术打开颅骨,要在大脑内开刀,非常危险。其实,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手段已经非常成熟,至今已在临床应用60余年。而且手术并不是在脑组织内部进行操作,而是利用颅内生理腔隙进行,只要显微技术好,手术安全是有保障的。

    微血管减压术用于面肌痉挛是怎样操作的?徐亦农说,简单来讲,就是在患者耳后切一个5厘米的口子,做一个小骨窗,顺着脑组织表面的一个缝隙进去,找到面神经以及压迫这条神经的血管,将两者进行分离即可。“这个属于微创手术,一切都是在显微镜下进行。”

    据了解,一台微血管减压术用时只有1个多小时,效果可以算是立竿见影,一些患者在术后1个星期左右后就可出院。“目前,微血管减压术是医疗界公认的很有效的方法。”徐亦农说,四院去年引进这项技术后,目前术后患者的复发率非常低,手术有效率可达到98%。

    “面神经非常细、非常嫩,更适宜的是缓慢治疗。”徐亦农说。

    过去,面肌痉挛的治疗,一般给予肉毒素面部注射——通过破坏神经对肌肉的支配,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,但数月内总会复发,反复注射还可导致不可恢复的医源性面瘫、肌萎缩,甚至面部变形。现在肉毒素注射已逐渐被淘汰。因此一旦确诊为面肌痉挛,显微血管减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。     

    一天中眼皮跳了几十次,可能得了面肌痉挛

    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皮跳动,而我国民间又有“左眼跳财,右眼跳灾”之称,所以眼皮跳动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。那么如何区分平常的眼皮跳和面肌痉挛呢?

    徐亦农介绍,眼皮跳的症状可能是在没有休息好、精神过度紧张等情况下出现,单纯的眼皮不自主跳动会在休息后慢慢缓解;而面肌痉挛的眼皮跳会越来越频繁,跳的范围越来越大。“这里的频繁是指一天内眼皮跳上几十次以上,如果只是偶尔跳一次或者单纯的眼皮跳动,则不必过分担心。”他说。

    “面肌痉挛的发病率高,这个病重在预防和早期治疗。”徐亦农介绍,早期,当抽动还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,可多吃一点富维生素的食物或补充维生素B类药物,其次是注意控制血压。如果已处于中、晚期,抽动处于不在控制的情况下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。

    微血管减压术还能治好三叉神经痛

    据了解,面肌痉挛属于功能神经外科疾病,其范畴内还包括了三叉神经痛、舌咽神经痛等。

    面肌痉挛是出现脸部不间断抽动,而三叉神经痛平常是完全看不来的,它是患者在食用过热、过冷的食物,触碰到“扳机点”而骤发的疼痛,其疼痛激烈,如撕裂、刀割、灼烧一般难以忍受。

    4年来,72岁的秦奶奶(化姓)脸上一直像有针在刺、有刀在割一样的疼。洗个脸、刷个牙都会引发剧烈的疼痛,有时吃着饭也会发作,吃的东西不能过冷,不能过热。她一直以为这是牙痛,疼得受不了了就吃点止痛药。没想到疼痛发作越来越频繁,她狠狠心去拔牙齿,可拔完后疼痛依旧不见缓解。后来,老人家到泰州四院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后,确诊为三叉神经痛。 

    “和很多面肌痉挛的患者一样,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可以选择微血管减压术来治疗。”

    防患于未然。徐亦农提醒大家,要注意生活规律,不要疲劳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。提倡低脂、清淡饮食,避免高血脂症、高血压、血管硬化等疾病的出现。

科室名片

    泰州四院神经外科,自2000年成立以来逐渐发展壮大,目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全军颅脑创伤救治中心协作科室,配备主任医师1名,副主任医师3名,主治医师2名,住院医师3名,开设床位42张,拥有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,设床位5张。有独立的脑外科手术室,手术显微镜及显微手术器械,拥有开颅动力系统,有强生颅内压监测仪、心电监护仪以及呼吸机等先进设备。

    该科率先利用动态颅内压监测系统,对特重型、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利用CTA脑血管造影为脑血管畸形、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保障。成功开展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以及椎管内髓内外肿瘤切除、椎管减压等手术。成功救治多位重度颅内感染病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