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论坛

平时注重养生怎么还会得高血压、糖尿病?

发布于:2016.10.21 浏览量:1658
字号

    睡觉爱打呼噜不是睡得香,而是鼾症,严重时还会要命

    51岁的齐阿姨(化姓)非常注重养生,可精神一直不咋样,白天哈欠连天的。“她睡得挺香的,还打呼噜呢。”老伴纳闷地说,她每晚一躺下来就呼噜声起伏不断,有时吸气声又长又响,有20多年了。“都以为她是白天上班累的。刚开始打鼾声吵得我都睡不着,这么多年下来,我慢慢也就习惯了。”

    最近几个星期,齐阿姨不仅没精神,还头晕。去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一查,检查结果让她意想不到,她得了高血压和糖尿病。更让她想不通的是,医生说她这两种病竟然都源于她“打呼噜”。

    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勇说,大声打呼噜有可能是鼾症,一种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——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,严重的会引起呼吸暂停,甚至导致猝死。

    张勇说,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每晚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和(或)低通气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的次数≥5次/小时并伴有白天嗜睡等症状。

    经常呼吸暂停会造成全身性缺氧,危害各系统内脏器官

    正常情况下,气体要依次通过鼻腔、咽腔、喉腔等通道,才能进入气管、肺部。但有时候在睡眠时会造成气道的不通畅,气流减少甚至阻塞。

    张勇表示,原因包括:鼻腔长了息肉,鼻甲肥大,鼻中隔偏曲,扁桃体肥大,肥胖后过多脂肪在咽部和颈部堆积以及舌体肥大等多方面。因为这些原因,原本吸入的气流会在上气道受阻形成漩涡,冲击上气道软组织产生震动而发出声音,也就是打鼾声。如果肌肉继续松弛、舌根继续下坠、气道被完全堵死,就会造成睡眠呼吸暂停。

    “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,是一种全身性疾病,会对全身各系统脏器产生危害。夜间睡眠时经常性的呼吸暂停会造成全身性缺氧,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。”张勇说,关键在于及时诊断和治疗。否则,长此以往的睡眠呼吸暂停会造成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(心绞痛、心肌梗死)、中风(脑出血、脑梗塞)、慢阻肺、夜间哮喘、肺心病、左心衰竭、性功能障碍(阳痿及性欲减退)等,严重危害健康。    

    睡眠监测显示:她每小时呼吸暂停达40多次,病情严重

    当然,并非所有打鼾都会造成睡眠呼吸暂停。

    张勇介绍,一般来说,成人病情程度评判标准为:每小时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5-10次为轻度,15-30次为中度,超过30次是重度。

    多导睡眠监测,是确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手段。张勇介绍,这种睡眠监测无痛苦、无风险,患者只要在院夜间睡眠7小时以上即可。之后,医生会根据监测结果判断疾病性质和严重程度,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。

    齐阿姨接受了睡眠监测,结果显示,她夜间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达40多次,被确诊为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。

    不吃药不打针,一个月后,她的高血压、高血糖都恢复正常了

    在张勇的建议下,齐阿姨选择了睡眠时佩戴无创呼吸机治疗。几天之后,齐阿姨精神就好多了,白天也不打哈欠了。一个月以后,在不用药的情况下,血压、血糖也完全恢复正常了。

    在此,张勇介绍,对于中重度患者,首先建议治疗相关内科疾病,如肥胖症,甲状腺功能减退,肢端肥大症,控制血压等。减少危险因素的治疗包括:戒烟、控制体重、睡前勿饱食、不饮酒、不要服用安眠药及进行适当运动等,也建议选择侧卧位睡觉。

    对于中重度患者,可采用以下治疗手段:

    一是通过无创呼吸机治疗,这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方法,它是在睡眠时通过一定压力的气道正压,保证患者睡眠时呼吸道保持通畅。

    二是配戴口腔矫正器治疗,通过改变器官结构位置,从而改变呼吸通气状况,优点是简单、温和、费用低,适用于轻中度患者。

    三是手术治疗,如鼻中隔矫正术、鼻息肉摘除术、腭垂软腭咽成形术等等。